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绥化市衡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党建为核心驱动力,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中职教育发展之路,致力于为学生成长成才、学校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人才输送筑牢坚实根基。
一、“党建+思政”,厚植爱国情怀
学校以“大思政”理念为指引,积极推动思政课堂创新。一方面,深入挖掘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思政教学能力竞赛和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精心探寻课程思政的融合点,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实现全方位课程育人。例如,在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中,融入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我国制造业从追赶到超越的奋斗历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党建带团建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青年工作》为遵循,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引领。指导学校团委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强化团的组织与队伍建设,借助团建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举办红色主题团日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塑造高素质青年人才。
二、“党建+德育”,落实树人根本
学校党组织从政治高度出发,将立德树人目标与学校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深入研判,确立了长远与阶段性的德育工作目标。在德育队伍建设上,选拔优秀党员教师充实德育工作团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全体德育工作者提升专业素养与工作热情。整合德育一体化课程,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融入课程体系。同时,创新搭建德育工作平台,推动德育工作从“禁止性规定”向“倡导性活动”转变,实现从“管人”到“育人”的跨越。如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记忆展馆,举办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使“五育并举”在校园落地生根。
三、“党建+教学”,推动质量提升
教学作为育人主阵地与学生升学的关键渠道,学校党组织将其纳入“党建+”工作范畴。发挥党组织的权威性与党员教师的先进性,引领教学工作。设立党员教师教学示范岗,开展党员教师公开课、示范课活动,以党员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与严谨的教学态度为全体教师树立榜样。组织党员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从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教学改革中,党员教师冲锋在前,积极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如项目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发展。
四、“党建+服务”,彰显校本特色
针对中职学校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学校充分发挥党员志愿服务优势。创建党员护学岗,在学生上下学时段维护秩序,保障学生安全;设立护航岗,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困惑、职业规划等提供一对一指导;打造护寝岗,关心学生宿舍生活,营造温馨、安全的住宿环境。通过这些服务岗位的设立,不仅解决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彰显了学校以生为本的校本特色。同时,学校组织党员教师深入企业、社区,开展技术服务、文化宣传等活动,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搭建起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绥化市衡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构建“党建+”工作体系,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在中职教育领域不断书写新的篇章,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技并修、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